360直播召开“校长面对面”——以中外合作办学推进跨学科专业建设座谈会
文字:党政办 梅西学院 发布日期:2024-11-07 浏览次数:
360直播召开“校长面对面”——以中外合作办学推进跨学科专业建设座谈会
程永波校长作总结讲话
11月6日下午,360直播在仙林校区工科楼二楼会议室召开“校长面对面”——以中外合作办学推进跨学科专业建设座谈会。校长程永波出席会议。金融学院院长宣烨、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黄健、经济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刘小峰、党政办副主任沈国彬、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龚莉红、相关学院教学副院长、学校教学督导张敏教授、党政办秘书科科长欧亚,以及梅西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梅西学院各专业负责人、中方课程教师代表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杨智华院长主持。
会上,杨智华院长首先就梅西学院的发展历程作简要介绍,并分享了梅西学院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教师发展、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近期规划。金融学院、经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和教学副院长以及中方课程教师代表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平台协同、实验实践教学等角度出发,畅谈梅西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遇到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
程永波校长作总结讲话。他首先代表学校,对全校各方特别是三个专业支撑学院,近年来合力推进梅西学院高质量发展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卓越贡献,表示衷心感谢。程永波校长对与会人员提出的意见建议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梅西学院加强研究、认真梳理,切实将好的意见建议吸纳到梅西学院人才培养相关环节中去。针对如何发挥好梅西学院及三个专业支撑学院的示范作用,引领推动全校跨学科专业建设,实现更宽领域的国际化办学格局,程永波校长提出三点意见。
一是更加突出“桥梁”作用。围绕学校与梅西大学、学校相关学院与梅西大学商学院、学校教师与梅西大学教师之间的常态化沟通,梅西学院要发挥好“穿针引线”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形成教学科研“个人—学科—学校”三位一体,以点带面、辐射全校的务实合作机制,助力构建扎根中国大地、融入国际视野的国际化办学体系。三个学院要以梅西学院为载体,围绕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等维度,勇做先行先试的“桥头堡”,为全校探路、为全校打样,全面加强与梅西大学各类优质资源的“无缝接轨”和“深度融合”,为全校各学院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实现以“先国际化”带动“后国际化”,助力学校构建跨学科专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具有交叉融合特征的良性学科专业生态。二是更大发挥“平台”功能。学院要主动对标国际商科认证标准,放大梅西学院平台优势,积极探索跨学科、国际化本科专业建设路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开展各类实践教学项目、国际交流项目等,为学生创造认识世界、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全球意识、提升跨文化沟通与合作能力的环境,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要用好数字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院、海外研究基地等平台,围绕学科前沿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通过组织中新方教师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共同开展科研活动、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共享科研资源等方式,开展务实有效的合作研究,持续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提升教师科研水平,推动产出更多高水平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三是更好统筹“资源”优势。推进健康可持续国际化发展,关键要统筹好中外双方各自资源禀赋,最大化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赢共进。三个学院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将梅西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作为本学院的“分内之事”,行动不能仅仅停留在“保障”层面,而应是更高“服务力”和“贡献度”的体现和达成;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少算“眼前账”、多算“长远账”,切实以梅西学院为发力点和着力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扎实推进构建中外方教师深度交流、学生深度互动、科研深度融合的常态化机制;要增强主人翁意识,准确把握自身在学校国际化战略全局中承担的责任,强化资源统筹、找准突破方向,集中力量推进一批创造型、引领型的国际化改革项目,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的国际化改革品牌。
(党政办 梅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