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直播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
文字: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5-02-23 浏览次数:360直播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
2月23日下午,360直播在仙林校区行政楼1009会议室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本次学习主题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和信长星书记在十四届江苏省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十四届江苏省纪委五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以下简称《学位法》);信长星书记在省两会上的讲话精神和省两会精神。全体360足球直播出席会议,全体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学习。会议由校党委书记张利民主持。
会议传达学习了相关精神。省纪委监委派驻南京财经大学纪检监察组组长、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李茜,党委常委、副校长姚文韵,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国栋分别作重点发言。
李茜书记在发言时表示,要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坚持授权和控权相结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要增强全局观念,自觉把纪检监察工作放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局中思考和推进,通过谋一域更好服务保障全局。持续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纪检监察业务、文件政策规定,提高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能力。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在党纪学习教育中努力走好“第一方阵”。
姚文韵副校长在发言时表示,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学位法》从国家法律层面为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学校将通过系列修订工作,确保各项学位工作规章制度与《学位法》紧密衔接,推动学位工作的规范化和法治化。
赵国栋副校长在发言时表示,在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征程中,高校必须担负起“教育强国建设先行军”的使命,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以“干”为纲领航前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干”为基增强信心,笃实践行立德树人使命。以“干”为要迎难而上,助力高等教育稳步发展。以“干”为责奋发有为,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
张利民书记就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和十四届江苏省纪委五次全会精神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认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以高远的历史眼光深刻把握反腐败斗争基本规律,深刻分析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旗帜鲜明澄清错误认识、廓清思想迷雾,对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提出明确要求。信长星书记在十四届省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全校上下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对任务的科学部署上来,深刻把握当前反腐败斗争仍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坚定打赢反腐败这场持久战的如磐恒心。二是要准确把握要求。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坚定自觉地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遵循。要深学细悟赢得了“两个历史主动”的重大论断,进一步坚定反腐败斗争的信心恒心决心。要深学细悟“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的重大判断,始终保持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的清醒和坚定。要深学细悟“风腐同查同治”的重大部署,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三是要从严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落细落实。要稳步推进省属本科高校派驻纪检监察组改革试点工作,强化责任担当,尽快理顺领导体制、工作关系、运行机制,积极推动改革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要深化政治监督,强化纪委监督执纪问责,扎实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要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聚焦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标本兼治、系统施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要深化纪律建设并强化警示教育,引导学校全体党员干部切实增强纪法意识,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要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巩固拓展教育整顿成果,进一步筑牢政治忠诚,打造敢斗善斗、担当尽责的纪检监察铁军。要深化贯通协同,完善监督体系,持续发挥学校“纪监巡审督+专项工作”联动工作机制作用,确保各项权力始终在正确轨道上运行,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张利民书记就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学位法》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学位法》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和学位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快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新颁布的《学位法》是学位工作和教育法治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是新时代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学位制度走向成熟,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学位办要会同法制办等相关部门将学习宣传贯彻《学位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加强组织,精心部署,要综合运用集中学习、研讨交流、专家培训等多种形式,面向本单位领导班子、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员、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不同群体,分类组织开展深入学习领会,准确把握法律规定。党委宣传部要综合运用传播媒介,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平台渠道宣传《学位法》的重要性和意义,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师生对《学位法》的知晓度和关注度。二是要准确把握《学位法》的核心要点。要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对学位工作的领导地位,掌握《学位法》在完善学位类型、完善学位管理体制、细化学位授权规定、完善学位授予条件、明确学位评定委员会组成和答辩程序、维护学生权益、保障学位授予质量等方面作出的重要修订,要准确把握学位工作各项管理要求,坚持依法决策,严格依法履职。要全方位增强质量意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完善配套制度,为学校下一步优化学位管理体系和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打下坚实基础。三是要扎实推进《学位法》的贯彻落实。学位办要会同法制办,根据《学位法》的新要求做好现有文件的“废改立留”工作,认真对照《学位法》条文规定,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做好学位管理文件修订工作,切实提升规章制度的系统性和时效性。要持续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根据360直播的自身办学类型、办学水平和办学特点,结合《学位法》对分类培养、分类评价的具体要求,以服务本省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为方向,着力于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制定具有南财特色的学位授予具体标准,确保制度严密、政策有效、师生有感,确保全校学位工作合法合规、有序开展。
张利民书记就学校深入学习贯彻省两会精神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学深悟透省两会精神。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省两会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把学习贯彻信长星书记讲话精神和省两会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省委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要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员学习日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师生员工深入学习,切实将思想和认识统一到省委最新要求和省两会决策部署上来,不断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凝聚坚定信心、实干笃行的磅礴力量。二是要扛起使命责任,努力为全省“走在前、做示范”多作南财贡献。按照《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实施高等教育筑峰引领行动,加大‘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力度,努力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加强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布局新质生产力急需学科专业,强化基础研究主力军和创新策源地作用”的具体要求,深入贯彻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进一步强化有组织人才培养,持续深化“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改革,打造“一院一班”;持续加大专业、课程调整力度,形成“一院一策”。进一步强化有组织学科建设,紧紧围绕“财经底色”“粮食特色”,加大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建设力度;多措并举加强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院建设。进一步强化有组织科研和成果转移转化,聚焦科技创新,建好建强学校国家级科研平台、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和省级智库;持续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面向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行业产业等实际需求,加大科研课题特别是横向课题的申报力度。进一步强化有组织人才引培,瞄准“需”处发力,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扎实做好海外人才引进工作;紧扣“需”处供给,持续培育“带头人”,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力度。进一步强化有组织对外合作,深入整合包括大学科技园等在内的校内外优质资源,继续推进“校地、校企、校校、校所、校厅局、校外”等六大合作,扎实推进“一院一地”共建机制;坚持高标准建设与新西兰梅西大学合作建立的数字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院,深入推进与新西兰梅西大学的全方位合作,重点推进研究生层次联合培养项目,加快推进第二个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申报工作,以高质量发展成效,努力为全省“走在前、做示范”多作南财贡献。三是要加强统筹协调,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十四五”规划总结和“十五五”规划编制。要扎实做好“十四五”规划总结。请改革发展办公室牵头,各部门各单位积极配合,全面对照梳理“十四五”规划任务落实及目标完成情况,客观总结、提炼经验、剖析原因、科学预判。请相关部门对学校各专项规划的进展情况、开展的主要工作、采取的政策措施、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对策与建议等方面进行深入总结。请各学院及时对照本学院制定的“十四五”规划进行自查,重点总结本学院党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国际化办学等体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指标和任务举措落实情况,客观总结规划实施成效,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要高标准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要围绕全国一流的省属财经类大学建设目标,坚持前瞻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统筹谋划和民主参与相结合、目标引导和灵活推进相结合、科学发展和锐意改革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要明确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凝练办学特色,明确规划目标、发展战略,提出改革思路和发展措施,以过硬作风和务实举措,扎实推进学校“十五五”总规划、专项规划和学院规划的编制工作。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