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刊发程永波校长署名文章
文字: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0-04-28 浏览次数:《新华日报》刊发校长程永波署名文章
4月28日,《新华日报》思想周刊版刊发了校长程永波的署名文章《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文章指出,在中国高等教育勇攀世界一流之际,丰富并拓展大学治理现代化的内涵,从未来大学的发展需求来认清大学治理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对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治理体系有着重要意义。坚持党在大学治理中的统领性,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大学的使命担当,着力彰显党对大学的全面领导,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需求来展开对现代大学治理的探索。注重大学治理的融合性,大学需要突破传统的学科壁垒,改变传统的仅以学术论文、科研课题为评价标准的学术机构自说自话的状况,注重大学与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的合作。淡化大学治理的经营性,尝试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符合学术组织特点的大学治理新路径。弘扬大学治理的本真性,从大学的章程入手审视大学的办学理念,理顺关系、培育文化,真正把对大学成就的认可引导到为真理的探索、为国家的富强、为人类的幸福上来。突出大学治理的创新性,创建多元化的新型参与合作路径,注重多类型基层教学组织、科研组织、服务组织的灵活创建,推行智能化大学治理,注重治理文化的创新。
(党委宣传部)
附录1: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
在中国高等教育勇攀世界一流之际,丰富并拓展大学治理现代化的内涵,从未来大学的发展需求来认清大学治理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对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治理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坚持党在大学治理中的统领性。坚持党对大学治理的统领性应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大学的使命担当,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不忘初心,扎根中国大地努力建设社会主义一流大学;着力彰显党对大学的全面领导,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落实学校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从学校、院系、基层组织和党员个人四个层面坚持贯彻党对大学的全面领导;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需求来展开对现代大学治理的探索,通过建立起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真正强化广大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注重大学治理的融合性。从大学的内部治理看,大学需要突破传统的学科壁垒,以创新和重大问题攻克需求来重塑学术组织,建立起包括项目制、跨学科、多学科联合的灵活的组织架构,实现从注重学科建设的学院架构向支持创新体系建设的组织架构转型;改变传统的仅以学术论文、科研课题为评价标准的学术机构自说自话的状况,更加重视关注现实重大问题,关注创新突破的大项目,让自由的学术探究与社会的需求和人类的幸福生活结合起来,让知识走出学术的圣殿,让成果的社会效益也成为评判学术水平的标准之一;注重大学与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的合作,从“三螺旋”到政产学研结合,国家创新体系下的大学必须与其他机构实现从项目到人员、从结果到过程的全方位融合。
淡化大学治理的经营性。现代化进程中的大学治理逐渐走向了“经营”之道,这虽然能够推动大学关照绩效,但在现实中也引导大学走向了过分追求数字化、表格化、排行榜上身份化的道路。国家创新体系下的大学治理要求大学用更多的精力去分析国家和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多元化需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尝试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符合学术组织特点的大学治理新路径。
弘扬大学治理的本真性。国家创新体系下的大学治理也应始终善守大学为真理、为人类福祉的永恒价值,着力思考如何把有效服务社会和追求真理有机结合,如何在融入社会的同时又能培育大学师生潜心向学的内外部环境,如何在兼顾绩效的情况下让有长远影响的成果有蕴育的空间,这就需要对现代大学治理进行深入探索,从大学的章程入手,回到初心,去审视大学的办学理念;理顺关系,建设好“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大学内外部治理结构;培育文化,消除过于浮躁、功利的不良现象,引导通力合作、注重长远的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真正把对大学成就的认可引导到为真理的探索、为国家的富强、为人类的幸福上来。
突出大学治理的创新性。国家创新体系下的大学治理在借鉴已有优秀治理模式的基础上,更应大胆尝试、突破传统的路径依赖,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要着力思考如何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的新型关系,创建多元化的新型参与合作路径,以催生更多形态的大学;注重多类型基层教学组织、科研组织、服务组织的灵活创建,用强有力的基层治理结构保障来激发基层组织的创新活力;推行智能化大学治理,重构大学与相关组织的关联形态,使治理过程更优化,治理参与更便捷;注重治理文化的创新,不断激活大学的想象力,让创新的大学引领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前行。
(作者为南京财经大学校长)
附录2:媒体报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