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特色发展的途径
文字:本站发布 发布日期:2011-06-27 浏览次数: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特色发展的途径
纪宝成认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最近的十多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最迅猛的时期,大多数高校都已完成了外延式发展,开始转向以提高内涵为主的发展阶段。
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就要实现高等教育全面和谐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中央领导多次指出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大政方针。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做强我国高等教育,要从宏观入手、微观发力。
在纪宝成看来,各高校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微观层面,在这个层面的工作上,要从把握方向、科学定位、内涵提升、特色发展、统筹发展5个方面入手。
牢牢把握办学方向
纪宝成认为,在把握方向上,高校首先要牢牢把握住自己的办学方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高等教育界在社会的影响下,对这个问题处理得不够好,教育产业化、市场化倾向给相当多的高校带来了不良影响,特别是办学方向出现了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一味追求高校对GDP的贡献,只注重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让有的高校在大学的功能定位上也出现了偏差,不能正确处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出现角色定位错位。
“大学的本质重在人才培养,不注重人才培养的学校就不能称之为大学,最多只能算作企业的研发部、政府的研究院。高校最重要的责任是向社会提供人才支持、智力支持,不能仅凭对GDP的贡献来衡量其是否有作为。”纪宝成说。
其次,高校必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要警惕“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失败论”的影响,抵制社会上存在的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边缘化,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歪曲为“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的图谋和影响,大力倡导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一中国化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来指导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向。以人为本第一个层面的含义应该是立足于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心怀人民,办人民需要的大学,这是以人为本的根本表现。同时,坚持以人为本还必须做到教学以学生为本,学术以教师为本,工作以教职员工为本。这两个层面都是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但现在有些高校有强调后者忽视前者的倾向,方向把握得不够明确。
科学定位要保持清醒
纪宝成认为,科学定位是高校科学发展战略中的基本问题,定位不准,办学就会出问题。当然,学校定位并非一定终身,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自身条件的完善,学校定位肯定会不断变化。
科学定位切忌贪大求全,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先为有后为,不是平均用力、四面出击,世界上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做到每个学科都是一流。在学科门类和办学规模上,高校要抵得住各种诱惑,做到“心要热,头要冷,步要稳”。
在学校定位问题上,高校的领导者要进行科学论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一时一地的外界压力所动,尤其是来自领导的压力。最近,欧盟教育部部长访问中国人民大学时就曾指出,把大学进行综合排名是对大学不负责任的一种做法,这样做明显压制了人文科学和基础学科。
“不能因为排名问题就改变学校的特色。科学定位,排除诱惑,贵在坚持。”纪宝成说。
内涵建设以学科为龙头
纪宝成认为内涵提升的核心是抓住学科建设这个龙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是纲,纲举才能目张。在这一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形成了主干文科、精干理工科的学科体系,树立了基地意识、一流意识、特色意识等3个意识,努力做到巩固优势学科、发展应用学科、扶持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
学校在学科建设上要整体发展、重点突破、强化优势;在意识上要做到居安思危,居危思危,自警自检,自强不息。学科建设必须注重学科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保持合理的学科梯队结构,避免学科老化现象,这样才能长久地保持学科优势。在教师管理方面,要建立正向与负向的激励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以应对社会的浮躁风气对教师队伍的冲击。
学科建设还要抓科研。对于绝大多数的研究领域,不搞科研就不能算是合格的教师。学校要采取措施,积极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到学术研究中去。同时要坚决抵制学术不良现象,如学术腐败、学术不端、学术庸俗化、学术消极等。
此外,学校的硬件条件也要跟上,要集中解决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问题,防止学科建设“空心化”。
内涵提升还应该包括学风、校风建设,营造充满志气、朝气、锐气的校风;追求学术自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风;“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校园环境;一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道德风尚。
特色代表高校核心竞争力
纪宝成所理解的大学办学特色是指一个学校持久、稳定而又为社会所公认的,在办学方式、办学途径、办学风格、学校气质等方面显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特征。
特色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主导因素。一方面,特色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特色又是核心竞争力形成与发展的结果。确立和实践特色发展战略,走特色强校之路,应当成为大学发展的本质追求和必然选择。
影响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因素包括学科特色;服务领域与服务对象特色;历史与传统文化、办学理念与校风学风特色等。
学科特色是高校最基本的特色,社会普遍认为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很强,这就是它的学科特色。学校的服务半径与服务对象,也会对学校特色产生影响,全国性、部门性或地方性大学,他们在这方面一定会有所区别。
此外,高校还要有具有自身特点的校园文化。“我经常对学生讲,要尊敬每一个人,但不迷信任何人,这才是创新性的人才。大学要有创新型的文化,否则培养不出创新型的人才。”纪宝成说。
实现统筹发展
纪宝成认为,大学只有坚持统筹协调,才能实现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统筹协调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广义的稳定,除了校园的维稳外,更包括了学科的稳定发展、办学水平的稳步提高、稳定的教学科研环境等。要消除目前高校中不同程度存在的“商业气氛”,努力坚持学术本位,坚守大学培养人才、发展学术的崇高使命,守护大学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的崇高精神,让老师和学生静下心来进行研究和学习,营造宁静校园,一心一意办教育。
其次,要统筹协调好学校内部的各种关系,如教学、科研、管理的关系;各学科之间的关系;教师、管理干部、后勤队伍之间的关系;离退休人员与在岗职工之间的关系。
同时,还要处理好校内与校外的关系,特别是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在现行体制下,没有行政地位作支撑,学校办事就会有很多困难。有人提出高校应该“去行政化”,在目前条件下,做到这一点很难。
高等教育要实现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关键在高360足球直播者,同时也离不开广大教职工的奋斗和努力。清醒、团结、积极工作的领导班子对实现高校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广大教职工的勤奋工作是实现高校科学发展、特色发展的基石,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