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直播,360足球直播

媒体南财
首页 > 媒体南财 > 正文

〖新华日报〗做好高校“固本铸魂”工程

文字:本站发布  发布日期:2019-01-04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思潮激荡、思想活跃之所,要深植厚育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肥沃土壤。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要赢得大学生的认同感。为此必须筑牢理论根基、强化理论武装、切实理论运用,补齐思政宣传工作之短板。其一,将晦涩的理论简明化,增强大学生的理论认同。“生命之树长青,而一切理论显得朦胧”。将马克思主义简明化,不是简单化,更不是庸俗化,而是赋予其鲜活的现实生命力。“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毛泽东同志将事物的发展是曲折与前进的统一作了高度形象的概括,鼓舞了无数仁人志士;“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的同志了解中国的情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其二,将高深的思想现实化,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屡出“潮语”,语言平实,近乎白话,但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赢得了大学生的强烈政治认同。“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成为大学生qq签名、微信圈分享热词,激发了他们自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其三,将传播的平台大众化,增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过去,不同的知识体系往往对应着不同的传播媒介和对象。如今,泾渭分明、以邻为壑早已成为“过去式”。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必须跳出路径依赖的窠臼,热烈拥抱网络“微时代”的到来。“微课”“微小说”“微分享”往往能集聚“大能量”。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要积极创新。为此必须改变重形式、轻内容,重轰轰烈烈、轻实实在在的弊端,着力打造从内到外、从上到下的立体创新模式。其一,理念创新是前提。理念创新是高校发展的先导,也是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基础和根本。理念的创新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树立“互联网+”新思维,洞悉90后、00后的新特质,迎接自媒体不断涌现的新挑战。没有理念的创新作先导,任何外在的创新只会是缘木求鱼、不知所终。其二,文化创新是关键。中华传统文化,虽“古”亦为新;“宅文化”“丧文化”等所谓披着时尚之衣的腐朽生活方式及态度,再“新”亦为旧。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朝花夕拾”,重拾对历史的温情和敬意,创新中国大学的校园文化,对于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至为关键。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此才能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地构筑高校思想宣传工作的根基。其三,技术创新是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技术的创新关键在于“活”起来。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平台紧跟自媒体的迭代频率,但往往有“新瓶装旧酒”之嫌,时间一长,往往陷入“半死不活”“一动不动”的尴尬处境。技术创新必须从定位、服务上破除羁绊:定位上要以充分的文化自信回归自媒体的“原旨”,大张旗鼓“报喜”,坦率坦白“报忧”。服务上,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思路,并推动“客户参与设计”,引领而非迎合大学生的审美趣味和价值指引。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要做好正面宣传,为此必须树立三个视角。其一,要有贯通历史的浑厚视角。鉴往知来、树立大历史的“坐标系”,大学生才能体会如今“中国奇迹”的来之不易。如缅怀“民国范”一度成为坊间潮流,仿佛民国是“黄金时代”,但只要通晓历史常识,就知道民国救亡图存的时代。孙中山的“铁路梦”、梁启超的“世博梦”,这些“民国梦”都在改革开放40年间得以实现。树立大历史的视角,才能真切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其二,要有比较中外的宽广视野。过去200多年间,西方列强凭借船坚炮利大肆掠夺,主宰全球经济贸易,维持了长时间的经济繁荣,同时占据国际话语权的顶端。一度全世界都公认“西方”等于“现代”,“西方价值”等于“普世价值”。但随着中国国力的快速提升,“中国模式”“中国经验”成为世界很多国家争相学习借鉴的对象。其三,要有唱响未来的悠长视线。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这个时代大学生的共同愿景。愿景就是目标,愿景就是力量,憧憬未来更能激励当下。

  (作者:南京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为付)

  (2018-11-12 新华日报)


版权所有  南京财经大学  |  苏ICP备11032101号  |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12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