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疫”不可挡的青春| 发现“疫”外小确幸
文字:刘名赫 唐方舟 发布日期:2022-05-08 浏览次数:因疫情被迫待在学校的这段日子里,最开始的状态是遗憾——没有夜游秦淮河,没有在春季去鸡鸣寺看樱花,没能逛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博物馆……随着日子一天天推进,和遗憾和解,在快餐时代里使自己慢下来、静下来,沉浸式生活,我发现了“疫”外的小确幸。
治愈式画画
我给自己买了油画棒,跟着博主学习简单漂亮的画作,将画出的作品送给我的同学。
希望我画的夕阳可以给她恬静美好的感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画里没有孤鹜和秋水,但是有黄橙的太阳和晕染的彩霞并行,暗隐着陶潜先生笔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逸自得之感。不困于焦虑、孤寂,在小天地里也可以找寻内心的平静。
希望我画的星空可以给她放松纯粹的感觉,抬头是漫天星光,低头是波光粼粼的水面,闭上眼感受萤火虫闪着微光在草丛里飞舞,这么浪漫的画面怎么舍得辜负呢?
希望我画的宇宙星云可以给她幻妙期待的感觉,各式各样的星云受颜色的限制在粉紫两色下展现动态里的平衡。世间万物都在运动,那么就让我们把握好当下的宁静,保持内心的坚守,丢弃浮躁。
变通式和解
虽说都是我对同学们的希望,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劝谏呢?疫情打乱了原本平稳有秩序的社会,使不少城市按下暂停键……我甚至想象不到没有疫情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的,仅能在学长学姐的只言片语里感受曾经我触手可及的美好。当初的他们没有想到过未来会有一场与病毒的斗争,自由自在的大学生活正是当下,值得享受但忘记了记录。
那么现在我能做的,我可以做的,我要做的,就是待在学校不添乱,在飞速运转的时代里找到我要追寻的自己。我不会陷入悲观,我始终相信我的国家。我不会虚度光阴,享受当下的每一刻美好,我会在紫藤树下读书,我会在操场上伴着微风跑得越来越快,我会踩着落叶听着咯吱咯吱的声音感慨春姑娘又生气了……我不会停下脚步,我对未来充满期待,我会做攻略制定出行计划,我会在“黄金屋”里用眼睛行万里路。
沉浸式阅读
我的真实性格和我渴望成为的人似乎是两个极端,我是大大咧咧、外向的一个女孩子,但是我却希望我能成为一个温柔有内涵的才女。那么我能找得最合适最恰当的方式就是读书,读各式各样的书。读中国艺术史,读人文历史,读现实分析,读各类小说……
在《大话中国艺术史》这本书里,我了解曾侯乙编钟带来的“此曲只应天上有”的无限震撼,“故鼓似天,钟似地,罄似水,竽笙箫和箢钥,似星辰日月”。天、地、人在这一刻浑然一体,这个声音仿佛就不是人间会有的……
高中毕业后再一次感受《兰亭集序》里作者心情的变化,由简单的快乐到痛快释放内心的痛苦,至此,“王右军”死了,王羲之涅槃重生了。书法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就是他的书法一步一步指引着我们去发掘他内心丰富的情感。也正如作者所说“当心境融于技法,书法才有了神韵”。
在顾恺之画的《洛神赋图》里深切感受“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般美丽的洛神。有趣的是顾恺之实在画不出这般美丽的洛神,还真是用飞雁翩翩和摇摆生姿的蛟龙来以形写神。放在当下这不是恰当的法子,但艺术史上却增添了这一个曼妙轻盈的洛神形象。
洛神与曹植的频频对视,由最初的惊喜、期待到最后分开的忧愁、哀怨在眼神里流露。这般高超的技术也正如画家自己所说的那般“迁想妙得”,作者给出的分析就好比当今的沉浸式表演,将自己带入这个故事,没有角色与本人之分,那一刻,他就是他。
现在的我也享受沉浸式阅读,在千年前的“国风漫画”——敦煌壁画里感受信仰的魅力。先人们用双脚在黄沙大漠中走出丝绸之路,搭建中原与西域的桥梁,使中华文化丰富多彩、熠熠生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戈壁沙漠的独特风光,却也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另外一个神秘世界。来来往往的商人在这条道上走着,靠佛教的信念而有始有终。
《鹿王本生图》是保存得最为完整和漂亮的连环画之一,它讲述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前世化身九色鹿王救人反被出卖的故事,是对人性的思考,也是对佛教善恶报应思想的宣传。壁画《鹿王本生图》包含的颜色并不多,但是混合搭配却给人眼前一亮的惊艳,明艳的色彩冲击力和感染力在谋生的苍生有了心灵上的慰藉。
我好像闯入那个时代,见证宗教艺术安抚人心,回到大唐盛世,见证歌舞齐平,飞天散花。佛不发一语,佛在摆渡众生。最是喜欢作者的评价:“那是悲惨世界中,艺术对理想美的高度凝聚和最高追求。”那么书籍,于我而言,就是疫情期间心灵上最重要的慰藉。
和我一起去走一走吧,去追逐一场浪漫的落日。约上三五好友,跑到学校草坪,放下内心执念,看完一场落日。看亮橙的天空陷入朦胧的黑夜,看月亮爬上来。
(2022-05-05 交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