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站在新起点 奋力开新局
文字:王广禄 吴楠 发布日期:2023-03-03 浏览次数:春风送暖,万象一新。3月的北京万物复苏,孕育着勃勃生机和无限希望,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即将拉开大幕。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2023年全国两会备受国内外瞩目,社会各界对此充满期待。受访的哲学社会科学界学者一致表示,2023年全国两会必将广泛凝聚共识,统一思想行动,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开好局、起好步。
满怀信心开新局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更是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关键一年。在此背景下召开全国两会,谋划未来发展大计,对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意义。
“2023年全国两会是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后的首次两会。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也为开好今年的全国两会奠定了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辛向阳表示。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进程。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丁建宁谈道,作为集聚智慧、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平台,两会将为新征程开新局作出系列重要部署,为中国这艘大船定向领航,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全国两会将为开好局、起好步凝心聚力。”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财经大学校长程永波认为,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影响,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秩序危机四伏,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正经受严峻挑战,全球经济处于动荡之中,部分经济体面临经济衰退风险。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经济彰显了强大韧劲和旺盛活力,在全球经济中表现突出,经济大盘稳如磐石,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民生保障扎实推进,高水平开放稳步扩大。但同时,中国经济在复苏中也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多重压力,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站在国内国际大局的高度看,今年的全国两会是谋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件根本大事的一次重要会议。
回顾过去一年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多年,新时代中国在许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增添了强大信心。
“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我国继续巩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丰硕成果,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为2023年经济进一步复苏奠定了良好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丁建宁表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新阶段。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制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第三艘航母“福建号”下水……这些重大成就都让亿万中华儿女激动万分、无比自豪。
在经济领域,“2022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我们守住了,我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这些发展成就给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科技领域来讲,我们若干关乎国家重大战略的一系列工程取得重大成效,像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空间站建设等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宏伟蓝图已经绘就,鼓舞信心的号角已经吹响,接下来的重点工作就是落实。”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认为,两会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将共同富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等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具体领域。在全新的起点上召开的全国两会,一定能够继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党的领导是关键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受访学者一致表示,既有成就的取得蕴含着深层的中国逻辑,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继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奋斗出来的。”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提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汗水,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中国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同志作为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两个确立”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新的赶考路上,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日益成熟,党的领导更加全面、更加坚强有力,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欧阳康表示,中国共产党加强对各行各业的全面领导,不断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锻造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组织保障。在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更加自信、自立、自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更加坚定。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使社会主义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得以充分彰显。施大宁谈道,多年来我们高度重视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不断开创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局面,一个最突出特征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党的领导下形成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深刻体现了我们的制度优势。继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让制度优势发挥出更好的效能,我们的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的活力。
心系发展解民忧
一年一度召开的全国两会,是观察和研究中国发展的重要窗口。在此次全国两会上,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将首次亮相,他们带来了基于自身领域的观察和思考,以期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发展建言献策、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作为一名高校教育管理者、科技工作者,丁建宁一直关注乡村振兴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学科交叉助推农业现代化、国家能源战略等领域发展动态。在针对这些方面开展深入调研后,今年他将提交四项建议。一是建议在《教师法》中将教育考试机构明确为“其他教育机构”,为切实保障教育考试战线人员的待遇、大力推动教育考试机构健康高效运转提供政策依据。二是建议以多学科交叉融合大力推进科技、人才协同发展,加强农业领域交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推广,加强涉农交叉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三是建议实施专项计划,健全教育财政投入机制和教育经费多渠道筹措机制,促进地方高水平大学优势学科建设。四是建议把空间太阳能大规模开发与利用纳入国家航天和能源中长期规划,加快实施关键技术攻关,提前开展前瞻性布局。
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这也是施卫东关注的议题。他调研发现,许多地区出台了行动方案,把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但真正能理解“智改数转”和成功实施的企业比例很低。对此,他建议,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要不断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政府要帮助“难转”企业做好“智改数转”顶层规划,孵化和引进第三方服务,协同“不会转”的企业制定“智改数转”方案。同时,加强“政校企行”合作,分类培养一批现代产业技术工人和复合型技术人才。此外,他还带来了“支持地方高校发展”“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基础领域重大技术产品工程化攻关”“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保障纺织服装行业国际供应链安全稳定”等20余份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叶美兰长期关注数字中国、信息强国、数字乡村建设、科技创新等热点问题,并进行了充分调研。针对这些问题,她今年准备了“加强建设高品质光通信网络,锻造光通信光板产业”“加速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创新”“加强培育乡村振兴数字技能人才”等建议。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稳定提升,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极端天气明显增多,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威胁加剧。多年关注粮食安全的程永波,自2018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以来,始终关注粮食安全问题的“小切口”,共提交13份“粮食提案”,以期从不同视角切实助力增强粮食安全。今年,他带来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建设”的提案。他表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必须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建设,继续加大粮食主产区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全面推进粮食生产灾害抵御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粮食作物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同样关注“三农”问题的魏后凯,过去5年一共提交了14份建议,内容涉及“加快扶贫资产后续管理”“加快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加快偏远地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如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已经被纳入我国强国建设战略体系,全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也有所上调。
今年全国两会,魏后凯将就“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一主题,建议在国家层面开展农业强省、农业强市、农业强县创建示范,将农业农村教育、科技和人才作为农业强国建设的优先领域。此外,他还在斟酌编制《城乡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条例》的问题。“目前我国已经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但相关制度还有待整合,因此需要制定一个统一的条例,但现在条例出台的条件是否成熟还有待考量。”魏后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作为民生热点之一,人口老龄化成为施大宁今年聚焦的重点议题。当今中国快速进入老龄社会,现在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逼近3亿,还有超4000万的失能老人,这为老年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然而,大部分医学院没有老年医学专业,现有的护理员工也缺乏专业技能、基本的医疗健康常识和救治常识等。对此,施大宁表示,我国应当从国家层面进行总体规划,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培养方案,加强多层次老年医学专业化人才培养,形成从护理员到专科医生的培养体系。此外,还应重视老年人的健康寿命,采取措施保障老年人过上高质量生活。
凝心聚力谱新篇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受时代脉搏,把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于研究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努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社科智慧。
辛向阳表示,在新征程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既要加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原创性、标识性的概念、话语、范式,系统研究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内在逻辑,还要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相结合,为新时代新征程实现党和国家发展目标提供智力支持;既要不断增强回答重大课题的使命感、责任感,为解决世界难题、人类课题、全球议题贡献智慧,也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自觉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讲好中国故事尤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指明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努力前进的方向。程永波表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以自觉求索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使命担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文明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哲学社会科学界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讲清楚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回答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得到民众拥护、中国政府为什么能把国家治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管用等重大问题,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叶美兰长期率领团队开展中国邮政史研究,致力于讲好新中国邮电事业发展的故事,宣传中国的邮政文化和通信技术发展史,做优秀文化的践行者。她表示,她将为讲好中国故事、宣传中国文化积极作为,努力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坚守者,始终坚守社科教育者立德树人的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做创新文化理论的先行者,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历史。
做好“三农”工作,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至关重要。魏后凯将继续关注农业强国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根据农业强国建设顶层设计,系统安排农村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他始终坚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坚持问题导向,根据我国重大战略需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汲取创新理论,夯实基础研究、加强应用对策研究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履行好学术研究服务国家战略的职能。
欧阳康表示,新时代新征程上,哲学社会科学界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积极主动地为中国发展贡献学术力量;要研究如何更好整合经济、社会、科技、教育、人文等领域中的各种因素,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关注如何发挥科技、教育和人才优势,推动中国在未来发展中更加自觉、自立和自强。
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大学理论研究基地副主任、秘书长姜迎春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阐述,这将进一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发展,使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更加系统、更加成熟,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行动指南。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在研究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上下功夫,努力成为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的排头兵,为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作出应有的贡献。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特别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上下功夫,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强大精神助力;要在讲好中国故事上下功夫,用自己的研究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故事。
凝心聚力再出发,砥砺奋进新征程。今年的全国两会事关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全面贯彻落实,事关中国式现代化的扎实有力推进。面向未来,无论是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还是破解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都对奋进中的新时代中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一届代表委员们齐聚北京、共商国是,专家学者聚焦热点、充满期盼。我们要聚焦“国之大者”和“民之关切”,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局面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3-3-3 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