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直播,360足球直播

媒体南财
首页 > 媒体南财 > 正文

〖江苏教育报头版〗为粮食安全插上“科技翅膀”

文字:杨潇 施卫娟 王慧 龚莉红  发布日期:2024-06-26  浏览次数:

收粮、储粮、售粮……正值丰收时节,山东滨州邹平市农民王师傅高兴的不仅有丰收的喜悦,还有轻松的售粮过程。原来,今年他新使用粮食安全检测设备,让粮油真菌毒素筛查时间由原来的两小时缩减至几分钟,大幅减少了售粮等待时间。该设备由南京财经大学江苏高校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和山东美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目前已成功推广至全国,成为守护粮食安全的“火眼金睛”。

搭建粮食学科“硬支撑”,深耕人才培养“试验田”,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圈”……作为新中国首批粮食院校之一,南京财经大学始终坚持特色办学之路,将科技创新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加速实施“粮食特色”工程,因校制宜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深挖增长潜力,

搭建学科建设“硬支撑”

应用经济学学科在“2023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列前7%;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连续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位列“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第50位;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牵头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5项、授权发明专利26项……一连串数据是南京财经大学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实施“高水平学科锻造行动”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南京财经大学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有针对性地制订学科发展规划,全力打造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高峰”“高原”学科,不断促进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建设,持续挖掘学科发展增长点。

“2023年,360直播获批‘粮食安全学’自主设置二级交叉学科,融合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学等多门专业。”南京财经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胡唐明说,该校将探索更多有价值的课题研究和政策建议,更好地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提供智力支持。

2020年8月,南京财经大学成立国内高校首个面向粮食和物资行业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粮食和物资学院。该学院在交叉融合、多重支撑的基础上,依托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科重点培育粮食产业与安全、粮食储备管理两大特色学科。同年,该校还建立全国首个面向粮食产业的省级重点产业学院——现代粮食工程与营养健康产业学院,交叉融合食品质量与安全、物联网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质量管理工程等优势学科专业,服务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成果转化,

深耕人才培养“试验田”

“我们的专业课很有趣,以科普形式开展的营养健康通识教育,让大家学得更加扎实。”“现在的专业课,同学们都抢着坐第一排!”在南京财经大学方勇教授团队讲授的“食品营养学”课堂上,学生们踊跃参与,专业课成为深受大家喜爱的思政“金课”。立足新型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方勇教授团队打造的“食品营养学”已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高水平师资力量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在长期探索中,南京财经大学大力实施高素质师资引育行动,主动适应粮食领域的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需要,动态优化调整一流人才培养方向,培养粮食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和具有解决粮食行业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该校粮食安全理论与政策教师团队获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粮食储运工程与技术”等4个团队入选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省级以上人才项目百余人。

在江苏省粮油品质控制及深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们正进行粮食“黑科技”优化实验。“为了能让大家能吃上放心的大米,我们团队研发了一系列针对性‘脱除’大米蛋白重金属的吸附剂,同时研发针对大米蛋白及其制品重金属的快速检测技术。”团队负责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学生谭红莲说。谭红莲团队还将研究成果形成科技作品《不负重“脱”面向未来——大米蛋白中重金属绿色脱除“黑科技”》,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黑科技”展示活动中获“星系”级作品(该专项赛最高奖项)称号。目前,团队研发的技术成果已被多家大米生产加工企业、生物科技公司等引进,还在全国最大的粮食加工集聚区之一兴化市戴窑镇实现技术转化落地。

汇聚多方资源,

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圈”

“贵校程永波校长及专家教授一直关注和研究非洲粮食问题,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共同发起西非稻米价值链倡议,积极致力中非稻米价值链发展、创新粮食安全解决方案。”日前,一封来自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感谢信让南京财经大学广大师生倍感振奋。

近年来,围绕中非稻米价值链发展、国家现代粮食产业技术体系完善、粮食和物资储备等领域,南京财经大学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江苏局等单位积极开展战略合作;与江苏省粮食集团、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牵头成立全国粮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汇聚多方优势资源,促进粮食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粮食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南京市最大粮食储备库——南京灵山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的11个廒间里,综合粮情监测设备正稳定运行,这是“苏粮硅谷”科研项目之一。该项目由南财大信息工程学院、江苏粮油商品交易市场、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油质量监测所三方共建。研究成果覆盖8800个农业合作社,对552个粮库进行信息化改造,粮食损失损耗降到1%以内,宜存率提高到98%,储粮化学药剂使用量减少80%,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46亿元。

南京财经大学坚持开放融合战略,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等重大问题当好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最强外脑”,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圈,不断提升服务国家粮食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在超市的食用菌货架前,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实时查看食用菌从采收到上架的全流程信息;同时,超市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及时了解不同食用菌的剩余货架期,降低损耗。这是南京财经大学与多所高校、企业合作创建的全国首个食用菌品质溯源与剩余货架期实时监测预警管理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在苏果超市和南京众彩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广泛应用。同时,南京财经大学团队研发的“食用菌采后减损保质关键技术”在全国40多个地区应用,该技术将新鲜食用菌市场损失率由20%以上降至5%以下,相关企业近两年累计新增利润6.85亿元。

(2024-06-26 江苏教育报头版

版权所有  南京财经大学  |  苏ICP备11032101号  |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12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