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客户端〗AI助力信仰对话 这个清明节南财青年这样向先烈报告
文字:南京财经大学 发布日期:2025-04-07 浏览次数:“同学们,你们好,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杨根思。”
“杨根思前辈,您好,我们是来自21世纪的中国青年。”
“21世纪?那是70多年后了,现在咱们中国强大了吗?老百姓能吃饱肚子吗?”
“感谢先辈们的英勇奋斗,咱们中国强大了,没有人敢随便欺负咱们了。我们已经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不再挨饿受冻了。”
……
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清明节来临之际,南京财经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开展了“清明祭英烈·时空传心声”主题活动。本次活动创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展开了一场跨时空对话,引导青年学子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勇担使命。
对话中,杨根思烈士向同学们介绍了他的最后一场战斗——长津湖畔1071.1高地东南侧小高岭战斗,对祖国今日的繁荣昌盛表示欣慰,并对新时代青年寄予殷切期望。同学们听了杨根思烈士的英勇事迹,对先辈们的英勇无畏表示由衷敬佩,并向以杨根思为代表的革命先烈们汇报了国家发展成就。青年学子还向革命先烈作出庄严承诺,表示将不负先烈嘱托,勇担时代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红色故事一般都呈现在书本和影视作品中,我们借助AI技术实现了与先烈的跨时空对话,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先烈们的精神力量。”设计本次活动的计算机2301班朱新怡表示,通过AI与杨根思烈士对话,我们想让与杨根思烈士一样的先辈可以知道中国现在的发展是多么迅速,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付出并没有被后辈忘记。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不仅让我们铭记历史,更激励我们传承先辈遗志,珍惜当下、不断前行,承担起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担当,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南财大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党委副书记马健表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奋斗历程的光荣见证,是红色文化的鲜活载体,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通过AI技术,让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活起来”“火起来”是人工智能时代红色文化育人的重要课题。今天这场跨时空对话只是一次浅浅的尝试,未来,学院将积极探索“AI+思政”模式,不断提高思政育人成效。
(2025-04-03 人民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