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加强通道建设 确保粮食安全
文字:程永波 发布日期:2019-04-11 浏览次数:加强通道建设 确保粮食安全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财经大学校长 程永波
我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既要坚持“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思维,又要积极拓展国际粮食供给渠道,充分利用国际粮食资源。为此,必须在努力提升国内粮食生产能力、稳定粮食自给水平的同时,高度重视国际粮食供给渠道与国际粮食物流通道建设,从国内生产和国际市场两个方面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双保险。
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和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考虑粮食的比较价格和机会成本等因素,未来我国粮食的进口量仍然会呈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其中大豆、玉米的进口增长将尤为突出。需要注意的是,与一般工业品生产不同,粮食生产是一个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相互交织的过程,同时具有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和战略风险,加之全球粮食贸易与价格基本上由美国ADM、邦吉、嘉吉和法国路易达孚四大粮商控制,因而在复杂的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下,必须进一步加强国际粮食供给渠道与国际粮食物流通道建设。
建立稳定的国际粮食供应基地。我国粮食进口的主要品种是大豆、玉米、小麦、大麦和稻谷。其中进口大豆的数量占我国粮食进口量的九成,主要来自于美国、巴西、阿根廷,近年来从乌克兰也有一定的进口量。玉米在进口粮食中位居第二位,主要来自于美国、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未来几年中,随着工业酒精和生物柴油需求量的上升,玉米的进口量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可以预见的是,大豆和玉米将成为我国未来粮食进口的最主要品种。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政府扶持、市场主导的方式建立50个左右的国际粮食供应基地。
培育壮大中国自己的跨国大粮商。必须在大力推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打造国际粮商国家队的同时,为民营粮食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积极支持他们参与国际粮食产业分工和产业链再造,提升我国在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培育出10家左右的中国国际大粮商。
建设安全可靠的国际粮食物流基地。国际粮食物流基地是国际粮食资源转化为国内粮食供给的前哨阵地。没有国际粮食物流基地为依托,国外粮食的收储、干燥、加工、包装等产后环节将无法开展。为此,需要动员国际粮商“国家队”和中国民营大粮商,在美国、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通过并购、合作、新建等方式,形成20个左右的以港口、码头为核心,兼具仓储、干燥、加工、转运等功能的国际粮食物流基地。
打造安全可靠的国际粮食运输力量。借鉴“平战结合”的思维与模式,国内船运力量与国际船运力量相结合、国有船运力量与民营船运カ量相结合、国有粮商与民营粮商自营船运力量相结合,形成“平时商运、急时运粮、召之能运、运之能达”的国际粮食运输力量。
在沿海、沿江确立国际粮食物流对接基地。按照供应链规则和国际粮食物流需求,在沿海、沿江设立10个左右的国际粮食物流对接基地,确保国际粮食资源能够顺利转化为国内粮食供给。
(2019-3-15 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