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直播,360足球直播

媒体南财
首页 > 媒体南财 > 正文

〖交汇点〗特殊的儿童节礼物!27家乡村书院点亮孩子阅读梦

文字:杨频萍 施卫娟 杨红 马芳  发布日期:2019-06-03  浏览次数:

如果你问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嵩峰乡十都村和洋口镇壶山村的孩子们儿童节收到了什么礼物,他们会异常兴奋地告诉你:我们有了一家书院。61日开张的这两家乡村书院是徐志霖和他的团队送给当地孩子们的儿童节礼物。算上已经开馆的“塘塭明德书院”“横山明德书院”等6家和正在筹建中的19家,明德书院如星星之火,点亮了乡村孩子们的阅读梦。

薪火之传,起于乡里,始于童稚

谈起明德书院,不得不提创始人徐志霖。

“书看完了吗?看完该给我啦!”小时候对课外书籍的渴求和求之不得的窘迫境况,深深烙刻在他的心里。纵使相隔千万里,家乡总关游子情。徐志霖出生于江西上饶市广丰区五都镇塘塭自然村,作为塘塭村最早跳出农门、考入南京财经大学的他,被学校图书馆深深震撼,“怎么有这么多书籍、这么多报纸期刊”。徜徉书海、沉醉书香、品味书韵的徐志霖也想给家乡的孩子们营造一个“视通古今、思接千载”的学习空间。

https://jcdn.xhby.net/JHD/publish/20190531/1559285852310080770.png

大学毕业、工作、读研读博,再到创业,事业步入正轨后,徐志霖开始创办书院。从2017年底第1家塘塭明德书院,到六一即将开馆的十都明德书院和洋口明德书院,不到两年,徐志霖筹建了27家乡村书院。“有资料显示,我国的城镇儿童,拥有童书资源的88.9%,而占儿童总数近50%的农村儿童,只拥有童书资源的11.1%。换句话说,农村孩子的人均图书拥有量不到城市孩子的八分之一,目前我国农村孩子‘阅读缺失’的情况不容忽视。”徐志霖告诉记者,“曾有一位师友语重心长地和我说,人们的时间,好的东西不去占领,就会有坏的来占据”,孩子的心灵和时间更是这样,“回老家,小孩子们都是人手一机,真是让人忧心。小孩子自控能力差,哪经得起成人精心设计的诱惑!只能相信书籍的魅力了。”

https://jcdn.xhby.net/JHD/publish/20190531/1559285865850035187.png

从宇宙的起源到世界的运转、从生命的诞生到人类文明的发展、从数学的奥秘到诗歌的美好、从天马行空到脚踏实地……书院可供孩子阅读的书籍应有尽有,徐志霖说,明德书院不是替代学校教育,事实上,是试图对山村孩子们家庭教育的不足部分提供补足机会。

室小有书容天下,人微立志得未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幢三层小楼,粉墙黛瓦,占地面积不大,脚边落着半亩方塘,碧波微漾,倒映着天光云影。这不是某户悠闲人家,而是上饶市广丰区五都镇塘塭明德书院,也是徐志霖家的老宅,经过修葺一新,如今成了孩子们“看世界的乐园”。

https://jcdn.xhby.net/JHD/publish/20190531/1559285873348021060.png

明德书院的场所大都是村中空闲的老屋或者宗祠翻新利用,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古韵犹存,一派书香气息。木质建筑,乌木牌匾,上书“明德书院”。一进门,凡靠墙处都立满了书架,正中一张极宽的长桌,簇拥着一圈木凳,供小朋友们坐下阅读。门槛上,楼梯上都坐着小朋友在看书。这是明德书院日常的景象。

https://jcdn.xhby.net/JHD/publish/20190531/1559285935845098944.png

不止如此,徐志霖说:“我们会邀请返乡的博士、专家给孩子们开讲座,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顶尖的专业知识可以帮助孩子们活跃思维、开阔视野,为孩子们点燃梦想,指引方向。”在横山明德书院读书交流会上,孩子们朗读自己写的诗歌,情到深处,几度哽咽。老师悄悄告诉书院负责人:“这些孩子里大多是留守儿童。”书籍中的知识为孩子们打开了梦想的出口,诗歌为他们打开了情感的出口。

春节期间,仍有很多孩子来书院读书。大多数孩子不是本村的,最远的,甚至有从十几里路外专门过来的。外面张灯结彩,家家户户走亲访友,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但外面的热闹仿佛与这里无关,书院中一片静谧,唯有书香。横山明德书院正月初五开张,第一天就成了孩子们的阅读乐园。徐志霖高兴地说:“即使开张活动时人声鼎沸,但丝毫不影响孩子们读书的专注。看到他们,仿佛就看到了当年对书籍如饥似渴的我。”在书院,你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景象:外厅有80岁老人在看书,中间坐着孩童,里屋是大一点孩子们办诗会、诵诗歌、谈心得,浓浓书香晕染开去……

https://jcdn.xhby.net/JHD/publish/20190531/1559285943516019022.png

“室小有书容天下,人微立志得未来”,这是明德书院的院训,读书使人拥有无限可能,建立书院就是为改善乡村孩子阅读环境助力,让书香在秀美的山村飘散,让知识的光芒在乡村闪耀。

德不孤,必有邻

“你办的书院和政府建立的农家书屋有什么不一样”“建书院是不是‘沽名钓誉’”……广丰博士群,190多位出自广丰的博士们经常为了明德书院的发展激烈讨论,可谓火花四射,徐志霖笑称“侠客论剑”。“填平城乡青少年们之间的知识结构鸿沟”“不接受捐款”“以适合幼儿园、小学、初中阶段学生阅读的书籍为主”“书籍原则上要孩子读过后的捐赠”……书院的愿景、方式也在一次次“侠客论剑”中逐渐清晰和明朗。

“我们这些大人,不管是专家教授还是什么人,基本上是没有能力给孩子选书的。要把选书的主动权交给孩子。我们给他们提供一个花园,让他们从百花中采蜜。”所以,明德书院不接受捐款,也不鼓励捐赠新书,而是需要城市里的孩子们捐赠自己读过并且喜爱的书,为的就是给乡村的孩子们真正适合的图书,真正实现“填平城乡青少年之间的知识结构鸿沟”。明德书院的参与者、徐志霖的乡友刘育琳说:“志霖老弟如果自己掏钱,为明德书院购买所有的图书,最终只能办成一个‘志霖书院’,志霖喜欢什么样的书,或者志霖认为孩子们应该看什么样的书,他才会购买;但正如大自然一样,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眼光。”

https://jcdn.xhby.net/JHD/publish/20190531/1559285956101023883.png

明德书院从011到目前的27家,靠的绝非一人之力,而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为公益理想添砖加瓦。书院起步时,从建设装修布置再到书籍募集,徐志霖的师友们提供了大量帮助。徐志霖曾在南京财经大学贸经93班级群、校友群发动募书活动,得到同学们几百本书籍的支持。做好样板工程后,又在中学老师、同学间扩散消息。其他乡镇有人觉得这个书院不错,探讨复制扩张的可能性,于是利用祠堂等公共场所开始建造第二家、第三家……到目前为止,明德书院还没有组建专职团队,属于纯义工参与,很多大学教授、企业高管、投资家、当地政府官员、中小学校长、老师和义工等,都自愿加入到书院的日常运营维护中。徐志霖感慨:“人生最大的幸运之一就是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并共同做同一件事!”

https://jcdn.xhby.net/JHD/publish/20190531/1559285965826005368.png

德不孤,必有邻。一个只聊过二三句话的朋友,看到明德书院项目后,帮忙向合作的出版社募集到书籍5000本,“这就是传说中的‘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吧!”徐志霖欣慰地感叹;北京育民小学四(九)班的34名学生在秦老师号召下,选出自己最喜爱的课外书共130本捐给书院,供乡村小朋友们阅读;有一次,徐志霖去邮局邮寄募捐到的书籍时,素不相识的邮政人员竟和他说:“我知道这个项目,是给农村孩子们募捐书籍的。”还给他出点子以节省寄书的邮费;“今天爸爸一回来,就告诉了我这个好消息,问我要不要也来捐书,我高兴地答应了。”徐志霖的儿子也特别支持爸爸的公益事业,积极加入捐书行列。徐志霖更加明白:“公益是每个人的内在需求。只要达成共识,每个人都会为公益出一份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几天,十都村和壶山村的村民和孩子已经早早地为书院开馆忙活了起来,打扫卫生、将全国各地爱心人士陆续寄来的图书整体地摆放在书架上、为书院开馆排练节目……“感觉比过年还热闹”“娃娃们有了书房”……大家的激动和喜悦溢于言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孩子们煞有介事地排练着集体朗诵《诫子书》,书院还没开馆,读书氛围已然浓郁。

https://jcdn.xhby.net/JHD/publish/20190531/1559285976371073649.png

为了书院更好的运营,明德书院采取双院长制。博士院长负责组织讲座、参与募集书籍、发展模式研究等,当地院长负责组织日常读书活动、日常管理、当地募书活动等。院长都是义工,没有工资奖金,纯属个人奉献。村民和孩子参与书院建立和管理,可以说书院从筹建到日常运营,都是当地政府、村民和孩子们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朋友们,你若是有已看过无数遍的书籍,请在它没有破烂之前捐给沙田明德书院吧!叔叔阿姨们,如果你愿意捐书给沙田明德书院,请选择适合我们青少年的读物!”这是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沙田镇中心小学五年级三班学生郑晓婕为沙田明德书院写的募书文。60岁的村民徐光福毛遂自荐:“这是善事啊,我来做点什么吧,每天开开门,关关门,不要工资,义务的。”

https://jcdn.xhby.net/JHD/publish/20190531/1559285987978038370.png

各地的明德书院俨然已经成了孩子们的“天堂”,“节假日我都会早早等着图书馆开门,我特别喜欢看历史故事书”“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赚钱,遨游在书籍的海洋里我都不觉得孤单了”“我喜欢放学后来这里安安静静看书,这里是属于我的秘密基地”……这里的村民们也明显感觉到孩子们的变化,“我没有上过学读过书,孙儿让我讲故事时,我只有反复讲从别人那听来的,现在好了,他常常给我讲在院里(书院)读到的故事”“看着孩子们读书我就打心底高兴,他们以后再也不用过我们的苦日子啦”“我和孩子爸爸都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管,以前她沉迷于看电视,现在经常和伙伴们去院里看书了,我特别放心”……明德书院如徐志霖希冀的一样,为孩子们的思想注入了活水,为他们的梦想插上了双翼。

徐志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最偏远的山村,有了一座座知识乐园,会生发出什么样美好的未来呢?我们一起期待!填平城乡青少年间的知识结构鸿沟,我们一起前行!

  (2019-5-31 交汇点


版权所有  南京财经大学  |  苏ICP备11032101号  |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12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