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代八位亲人从教,桃李满天下——访360直播经济学院王庚教授
文字:陆丽钰 徐晔 发布日期:2021-12-08 浏览次数:360直播经济学院的王庚教授被财子们亲切地称呼为“庚爸”“庚叔”,从外祖父追随陶行知为大众办学起,他家四代八位亲人从教!外祖父母、父母、弟弟弟媳、儿子全是教师。这样的家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一起走进王庚教授的教育世家!
王庚教授是九三学社社员,第十、十一、十二届江苏省政协委员,现任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统计学教授,三级教授,家里8位教师获各级各类表彰荣誉200余项。先后获评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省师德标兵,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四项,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江苏省高校微课比赛一等奖等殊荣。作为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校教代会代表,为省、市、学校的建设积极建言献策,每年提出3-5个提案(多次获评“优秀提案”),多次被评为参政议政积极分子和先进个人。
第一代:“平民教育派”代表!挺身而出的爱国教育家
王庚一家的从教之路,要从外祖父周德之说起。外祖父周德之被称为“平民教育派”的代表,1925年以后追随陶行知走为大众办学之路,成为陶行知的得力助手,后又随陶行知到北平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编辑,编写平民教育课本,编辑出版平民教育宣传刊物《新民报》等。1930年以后,周德之任安徽省第三民众教育馆(蚌埠)和第一民众教育馆(安庆)馆长,1938年受聘为江西省教育厅督学,创办景德镇民众教育馆,开展文化救亡工作。
1940年,看到家乡文化落后,广大劳苦群众难以接受新潮思想,周德之不顾自己微薄的工资与周明尘一起在家乡创办了戈溪乡第二中心小学(又叫竹里观音阁小学),让一些贫困家庭的子弟有机会接受小学教育,周德之任名誉校长。他努力推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理念,选聘思想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来校教学,因而教学质量良好,校誉远播,引来邻村不少好学的儿童,宁国、旌德、昌化等地的孩子也慕名到这里入学。
周德之每逢假期都在城内义务举办寒暑假补习学校,大力宣传新思想,灌输新文化、新知识。1941年开始,他先后在安徽省教育厅民众教育委员会、安徽大学皖南学院和徽州中学任职。在此期间,他得知中共地下工作者工作极端困难,经常受日本人和国民党人搜捕而无处藏身,便挺身而出在屯溪市开设了一间小型文具书店(名为“皖南书店”),为掩护共产党员程敷信等人进行革命联络工作创造条件。1945年抗战胜利后,周德之还担任中国救济总署安庆专员兼安庆义民疏遣站站长,负责救济抗战受难同胞。
第二代:子承父业!夫妻二人辛勤育桃李
在父亲的影响下,王庚教授的母亲周纪安也走上了从教之路,在安徽师范大学任教期间结识了丈夫王慕三。夫妻二人多次获得安徽省“优秀党员”称号,辛勤地培育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王慕三先后从安徽大学数学系和华东师范大学数学分析研究生班毕业,1955年以后先后在辽宁师大和安徽师大任教,主要从事《数学分析》《实变函数论》《泛函分析》的教学与研究。在1987年至1992年担任数学系主任期间,王慕三创设了“计算机科学”与“会计学”两个专业。参加工作后,他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教学、科研成绩显著,1983年获校教学质量优秀奖和省《数学分析》课程建设集体奖。他长期从事《Banach空间几何理论》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专著《数学分析》上、中、下享誉数学界。
第三代:初心不忘!教书育人根脉在延续
着力钻研教改,开拓创新
从走上工作岗位第一天起,王庚就喜欢上了大学数学老师这个职业,立志要做一名好教师。从教39年来,他从事过三十门不同的数学、统计方面课程的教学以及各种层次的高等数学与工程数学教学,其中两门课程为全国一流课程、三门课程为全国创新课程。
王庚教授将自己对数学、经济统计学的一片热忱投入到三尺讲台上。面对不同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他尝试整体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研究性教学法、双师教学法等探索,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针对经济统计课程体系的不完善,他在全国率先创立了“统计建模与统计实验”“统计咨询”“统计科学文化”三门新课程 ,并推出改革型的课程“现代工业统计”;组织编写出版了相应的省重点和精品教材6部。
提倡素质教育,身先士卒
为实现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王庚老师在学校开设了6门专属慕课(“统计模型与统计实验”“现代工业统计”“统计咨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科学文化”“经济数学专题研究”和2门网课(“统计学”和“现代工业统计”),点击量超100万次。已逾六旬的王老师笑言:“讲慕课,有一种让我再教500年的感觉。”他积极参加全国高校微课竞赛并多次获奖,他的教学在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他说:“新型的教学方式克服了传统方式受时间、地点限制的缺点,让同学们能够针对自身的特点进行自主学习。更重要的是,新型的教学方式突破了地域限制,给学生们展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他身体力行,在教学实践中有机结合QQ、专属慕课、微课等各种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率先提出并实践第一、二、三、四课堂协同联动的新型教学模式。他主持了多项全国、省、校教改课题,出版教学专著2部,独著、合著教材6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多篇,多年来受到师生一致好评
他重视学生素质教育,担任了10年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主教练,每年通过校数学建模协会向近600人普及相关知识,并辅导5-8支队伍参赛。他说:“以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是大学生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极为有益。”他曾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教练,并作为代表在全国大会上发言。此外,他也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于分析大赛以及双创课题等的指导老师。
关心学生成长,薪火相传
针对大学生在校学习质量不高的问题,他亲自带队调研,提出了“三阶段理论”,帮助众多学生走出迷途。2007级毕业生詹同学回忆道:“我在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活动竞赛和省双创课题时认识了王老师,在他的指导下,我迅速成长。”他在硕博论文中表达了对王老师的深情谢意:“王老师是我的恩师,如果没有王老师,我不知道我能学会什么技能……”他培养的学生中有多名大学教授,比如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徐泽水。
王庚老师每年都会无偿为青年教师作辅导,在他的提议下,学校成立了名师工作室,他尽己所能地做好传帮带。一方面,他通过自己多年教学的经验总结,帮助青年教师少走弯路,提升授课水平;另一方面,他不辞辛劳地与青年教师一起合作完成多项课题研究,并和他们一起为每门课程共建应用案例(统计咨询)、软件(统计模型与统计实验)、文化(即统计科学文化)。
无论是本科生、研究生,还是已经毕业的校友,对王庚教授的喜爱都是发自内心的。他热爱高教事业,擅长教学,既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学生值得信任的朋友。他风趣幽默又耐心严谨,深受学生爱戴,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庚叔”“庚爸”。